名称:说话这么难吗
描述:
关于“说话”这件事
老师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倾诉:
孩子怎么不会说话?
孩子说话怎么不清楚?
孩子怎么不跟人说话?
说个话就这么难吗?
“说话”这个问题让很多家长焦虑。
关于“说话”,我们好好说一说。
发音和语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家长所焦虑的“说话”,到底是孩子不会发音?还是发音不清晰?还是会发音但是不会与人沟通回应?明确这一点极其重要。
那么,到底发音和语言有什么区别?
发音

发音属于生理功能,发的音能不能成为有效语言的组成部分得看发音的内容、清晰度和连贯性。一个身体器官发育正常的孩子,在接触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都有开口发声和表达的内在动机,但是能不能形成交流性语言就得看他/她能不能把单个的音节按照语言逻辑连接起来表达,让人听得懂,能理解。
语言

语言属于社会性范畴,可以说是人类特有的交流性音频符号体系。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表达内涵,以语法组织串联的规律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用盖房子来比喻,在语言中字、词是基本砖块,句子是成排的砖,而语言逻辑、语法、字词运用则是建房的规则,是清晰表达的灵魂。这就涉及认知、理解、逻辑思维和表达一系列综合过程了。
人类是如何发音的?
发音器官
首先需要了解一个名词:发音器官。
发音器官指人体参与发音活动的器官。可分为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吐字器官和共鸣器官。
呼吸器官包括:肺、气管、胸廓、膈肌、腹肌等器官和肌肉。
发声器官包括:喉和声带。
吐字器官包括:唇、齿、舌、软腭、硬腭、下颌等器官。
共鸣器官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和胸腔
那么,这些器官全部正常就可以发音了是吗?
不,不是。
言语表达的解剖学基础
言语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发音器官的神经-肌肉高度协调一致来实现的。
参与言语表达的神经解剖结构有:高级运动皮质(中央前回下部区域:包括头、面部及躯干代表区)及其发出的皮质脑干束以及小脑、基底节发出的神经纤维。
脑干中与言语运动有关的运动性脑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主要包括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三叉神经、面神经核和面神经、疑核和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舌下神经核和舌下神经)。脑干脑神经核团及其支配的肌肉构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发声器和调节器)等。呼吸器包括肺、支气管、气管、胸廓和呼吸肌(主要为膈肌、腹肌、肋间肌);发声器包括喉和声带;调节器包括口唇、面部表情肌、下颌、咀嚼肌、口腔内部的器官(包括牙齿、舌、软腭以及咽喉)、鼻腔和鼻窦。
运动皮质发出冲动经皮质脑干束传入到脑干(主要为延髓)有关神经核团,传导经脑神经使构音器官产生运动,发出声音。此外,小脑、基底节的冲动经神经纤维传导到与发音有关的脑干运动性脑神经核等,控制有关发音肌肉的肌张力和共济运动,使声音委婉、悦耳。
以上两段是不是很难理解?
简单的说,发音,
需要所有发音器官,
需要高级运动皮质及其发出的皮质脑干束以及小脑、基底节发出的神经纤维,
需要脑干脑神经核团及其支配的肌肉构音器官。
你看,发音是不是非常难?
我们所理解的“说话”是不是一件既神奇又伟大的事情?
关于言语功能评估
知道为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做。
7月27日-28日,四叶草的老师们再次踏上求知之旅,前往济宁参加了由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评估部部长唐木得医师举办的“口肌评估与口部定位治疗工作坊”。
什么是口部定位治疗
口部定位治疗是一个有系统的、层次性的言语治疗技术,这技术主要针对有发音困难患儿,包括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听障儿童、唐氏综合症儿童、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构音障碍儿童、流畅性障碍(俗称口吃)儿童等,通过口部肌能评估,制订口部定位治疗计划,训练受训患儿的口腔感知觉、喂食、呼吸、发声、共鸣、构音功能,以及下颌骨、唇和舌的活动能力、稳定控制、分级调控能力,以达到改善进食技巧,正常化口腔感知觉,提高发音能力并诱导发音,和矫治发音不清晰。
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专业化
“说话”这件看起来无比简单却无比复杂的事情,我们一直在探索。跟随唐木得老师的系列讲座已经两年了,我们一直在刻苦学习和探索。
家长很重视,我们更是重视。
我们更愿意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负责任的态度呈现给家长和孩子。带给孩子们一个完美的“语言艺术”。
1
关于“口部定位治疗”的方法请看后续
上一条: 感觉刺激与行为问题
下一条:什么是VB-M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