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如何应对孩子的自我刺激、固执刻板行为
描述:
我的孩子总是有一些奇怪的动作,好像怎么限制他都没有用,即便暂时压抑住了这个行为,不久后又会出现另一种行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真是伤透脑筋!
我的孩子总是挑食,只吃固定的食物,只穿固定的衣服,玩玩具也是有他固定的玩法,画画老画一样的东西,有特殊的喜好且很难改变…... 这样的固执性造成了很多生活上的不方便,该怎么办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孩子的 自我刺激 和 固执刻板行为
自我刺激行为
自我刺激的类型
1、视觉型自我刺激:反复开关灯,并注意光线明暗的变化;喜欢看光线及旋转闪烁的灯光;看手指在眼前晃动;看水的波纹;冲水时的漩涡;喜欢看东西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
2、听觉型自我刺激:喜欢物品磨擦及敲打的声音;喜欢翻书声;喜欢听东西往下掉在地上的声音…...
3、味觉自我刺激: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舔或咬......
4、嗅觉自我刺激:喜欢闻口水的味道;头发的味道;香水、沐浴乳或某些特定的气味…..
5、触觉自我刺激:喜欢用手磨擦物体的表面;喜欢摸特殊材质的布料例如丝袜;喜欢摸别人的头发......
6、前庭的自我刺激:例如经常前后左右摇晃;转圏圏;摆动手臂;上下跳动…...
7、自我伤害的行为:以手撞头;以头撞墙;拔自己的头发;打自己的脸;抠弄伤口…...
自我刺激对孩子的意义
这种重复的自我刺激行为在谱系孩子身上是很常见的,这时孩子很可能是在告诉我们:
1、我很无聊没事做,所以我得找些让自己感到舒服的事来满足我感官或生理上的需求。我可以自娱自乐,不用打断我;
2、我很焦虑、不安,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者是我太兴奋了控制不住自己;
3、 我用这样的行为引起你的关注,因为我知道这样你才会注意到我。
如何解决
1、焦虑不安会引起孩子的自我刺激,建议家长在给孩子学习内容安排时不要太难太复杂,训练时间勿过长,与孩子对话时也尽量确保孩子能理解,避免孩子因为听不懂而感到压力,因困惑而感到焦虑;
2、安抚孩子的情绪,帮他说出他心里的感受。例如:孩子因为声音太吵杂而出现拍自己耳朵的动作,这时我们就可以跟他说:“这里太吵了,让你很不舒服,别担心,我们很快就离开了“,这样也会减少孩子的焦虑;
3、由于谱系孩子在感官接收与处理上有些特殊性,使得他们很难有效处理不断输入的感官刺激,当他们对讯息过度负荷,自我刺激就会出现,所以,尽可能维持环境单纯可降低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的出现;
4、让孩子有事做,做会做的事,不要太无聊。多与孩子游戏与互动,转移注意力让他能专注在你所给予的内容或事物上;
5、模仿孩子的动作。这也是一种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当他看见你模仿他而停下来看你时,你可以借机让他注意别的事而停止自我刺激的动作;
6、找出可替代行为。例如孩子喜欢触觉刺激 —— 在手上玩口水,闻口水的气味,家长可以让孩子用香皂多洗手并闻闻香味,玩香皂泡泡总比玩口水好,或在手上擦护手霜,用不同的替代方式满足他们的触觉、嗅觉需求。
无论孩子有什么自我刺激行为,他都在传递着某些讯息给我们,或是他用来与我们沟通的方式,家长需要先能够做到同理,找出孩子的需求,而不是一昧的限制或责备,并且对于一些不影响别人的行为,家长也可以选择忽视,过度重视与限制孩子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而出现更多的自我刺激行为。
固执性、刻板行为
挑食、厌食
孩子挑食是令家长头痛的问题,看到黑色的不吃,太软的不吃,有汤汁的不吃,特殊味道的不吃…... 营养怎么够呢?
1、殊不知,食物除了美味可口之外,外观及吃饭时的气氛也是重要的因素哦~
2、动手的乐趣 —— 如果孩子愿意,可以试着带孩子进厨房和妈妈一起合作煮菜,自己参与在过程里也会比较乐意接受自己煮出来的食物。也可以将食物做些摆设,比如一个摆成脸,让孩子有新鲜感,从而让他愿意尝试一些不那么喜欢的食物。
3、选对吃饭时间,赞不绝口 —— 平时不给孩子过多零食,确保孩子会饿时才给他吃饭。关掉电视,收掉玩具,认真吃饭,并且对于桌上的食物给予美味的命名,比如这是恐龙餐,这是超人餐,这太好吃了等等,让吃饭的时间成为美好时光。
对衣服穿着过度挑选
有时孩子不愿意穿某些衣服是因为布料材质穿起来让他觉得不舒服,或者因为喜爱特殊的颜色或造型,只要我们在购买衣服时让孩子试穿或让他自己挑自己喜欢的造型及颜色,这样就能降低他对衣服选择性啦。另外,尽量不要把不合季节的衣服放在同一个衣柜里,以免造成虽然天气很冷但是孩子还是很想穿夏天的衣服,天气热了又想穿很厚的衣服。
固定游戏玩法
打破孩子固定的玩法可以运用延伸新玩法的方式。
顺着孩子的玩法加入一些小小的变化,而不是一下子变化他固定的玩法,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孩子很难接受,会很快拒绝让你加入他的游戏。
如果孩子有假想能力,可以在游戏中加入假想做延伸,比如他喜欢用积木或雪花片排成直线或排成马路,我们就可以在马路旁加入建筑物,例如百货公司、公园、停车场、动物园…...(他熟悉或常去的地方),让孩子将单纯的排列转移到建筑物的搭建上,慢慢的扩展他的玩法。
举一反三,画画也是,假设孩子总是画一间房子,可以在旁边加入一个人、一辆车子,加入太阳或云朵,今天是好天气出大太阳,今天是阴天下雨了…... 如果孩子不愿意让你加入这些改变,你可以自己试着先做出变化,然后再分享给他。
对于还没有假想能力的孩子,我们可以将不同的玩具加入在一起,比如积木加上雪花片,可以变化出什么呢?再比如排长长可以变成推高高的,可以加入形状变化,排圏圏或排成方形。
只要孩子不排斥,从小小的变化改变起。
特殊喜好
特殊喜好可以采用渐进式移除或加入不同元素的方法。
如果孩子对某些东西太过沉溺而对其它事物出现排它性时,我们就要采取有系统、渐进的方式,慢慢的将这些东西在孩子视线外做部份的移除,给他相对较弱的刺激物,逐渐淡化他对原先物品的沉溺程度。请注意,是移除一点点,而不是移除全部。
喜欢的东西都不见了,反而会引起孩子焦虑的情绪,当你加入强度不太强的物品时,你要确保这个东西也是孩子能接受的,你自己要先能陪孩子玩起来,不断尝试,扩展孩子的兴趣。
另一个方法是加入不同元素,比如孩子喜欢玩塑料瓶,我们就可以在瓶子上贴上他喜欢的动画片或动物水果贴纸,再画上图案,或在瓶子里装水,加入颜料,看看水变成什么颜色,将孩子的注意力转到不同的对象上,让孩子注意到其它新鲜的事物,也能达到扩展他们兴趣的目的。
谱系孩子的固执行为千奇百怪,局限、重复性很高,家长要比孩子更有弹性才能应对他们层出不穷的固执刻板行为,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并且接受我们改变不了的,这些行为都会在孩子慢慢长大、弹性变好时而渐渐得到改善。
上一条:学前期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
下一条:感统失调的表现有哪些? 这些感统知识父母必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