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精讲感统之三前庭觉训练
描述:
一、什么是前庭觉
前庭器官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地球引力)感和平衡感。人对重力的感受、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控制身体的平衡,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动都与前庭器官有重要关系。
前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由于前庭神经核是大脑讯息的守门器官,身体任何讯息进入大脑,必经前庭神经核过滤,加上又要处理前庭讯息,所以是大脑功能最为重要的守护神,通常称为前庭体系。
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做回应,所以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前庭觉不良,身体活动会立刻受到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听写及写字上的困难,特别是大脑的中枢神经贯穿前庭觉,前庭神经不佳,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都会陷入混乱,更会引发语言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前庭觉失调的表现
前庭觉失调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七大类的问题:
第一,运动问题。包括平衡感不良;运动计划能力差;
第二,空间感的问题;对环境的知觉多多少少都有问题。
第三,肢体做交叉动作时有困难;左右手交叉活动时,无法有效地控制;
第四、身体不协调;很难双手或双脚合并做相同的动作
第五、视觉统合不足,眼球运动有困难,眼球无法控制视觉移动;
第六、专注力问题,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性格上也可能比较喜欢惹别人、浮躁、脾气差。
第七、话多.但是缺乏组织性,喜欢重复别人的话,用词混淆。
三、前庭觉训练游戏
1,充分爬行。
爬行,不仅仅是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的爬行,很多孩子在爬行的关键期错过爬行,也可以在后期给予弥补练习。要训练宝宝的爬行,孩子在出生后的28天就具有了爬行反射,这时候要宝宝每天俯卧几秒钟,先锻炼孩子的颈部肌肉,让孩子的头慢慢抬起,用手抵住他的双脚,宝宝可以趁势的向前爬。在孩子七八个月龄会爬行时候要让孩子充分爬行三个月以上,尽量不要使用学步车,准备一个足够大的活动区域。爬行不足的孩子走路容易摔跤,磕磕碰碰。
2,飞起来
训练目标:促进宝宝前庭觉的发展。
适合年龄:3—9个月。
操作方法:当你躺在床上或地板上时,轻柔地将宝宝举起、放下,或者搂着他的胸部或腹部,让宝宝向前“飞”,向后“飞”,或从一边“飞”向另一边。缓缓地放低他的头,然后放低他的脚,让他慢慢而轻柔地朝各个方向移动,使宝宝沉浸在一种舒适飞翔的感觉中。
游戏时间:5—10分钟。
注意事项:在宝宝可以抬头时才能玩这个游戏。
延伸训练:还可双手托住宝宝的两只脚,转圈飞。
附注:此游戏每次进行约5—10分钟,每周进行二至三次。
3,跳圈
训练目标:训练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的平衡能力。
适合年龄:3—4岁。
活动准备:呼啦圈一个,10cm小板凳两个。
操作方法:
将呼啦圈固定在两个板凳之间。先让孩子一只脚向前迈入呼啦圈,另一只脚随着迈人;然后,一只脚再迈出呼啦圈,另一只脚随着迈出;左右脚交替着迈入和迈出呼啦圈,反复练习。
游戏时间:10分钟。
注意事项:开始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完成动作,随着孩子熟练程度的增加,可以适当提高圈的高度。
延伸训练:也可以让家长拿着呼啦圈以便可以随时提高高度,或让家长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让孩子双脚左右交替向后迈入呼啦圈内,然后,再双脚左右交替迈出呼啦圈,反复练习10分钟。
附注:此游戏每次进行约10分钟,每周进行二至三次。
4,趴地推球
训练目标:训练手臂的力量,以及手眼的协调,强化前庭觉。
适合年龄:3—6岁。
活动准备:坐垫一个,与排球一般大的皮球一个。
操作方法:把坐垫放在距墙约2—3米远的位置。让孩子趴在坐垫上,只有肚子着地,头、上肢、小腿及脚都抬起来,手心向前,两手五指相对,然后把球推向墙壁,待弹回后,再连续推50—100次,速度由慢到快。距离由近及远,并随熟练程度来调整。
游戏时间:10分钟左右。
注意事项:家长注意让孩子的头和上肢一定要抬起起来,肘关节千万不要着地。
延伸训练:也可在孩子推球时,用脚部夹一个沙袋或皮球,以增强注意力,推球数量可连续推500—1000个,或推10分钟。
附注:此游戏每次进行约10分钟,每周进行二至三次。
5,翻筋斗
训练目标:训练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适用年龄:4—6岁
活动准备:1m x 2m 的软垫一个。
操作方法:将软垫放在周围无障碍物的地板上。让孩子模仿家长做前滚翻,学会以后,先做1—2次,然后再连续做5次,反复练习。
游戏时间:5—10分钟。
注意事项:家长要先给孩子做示范,指导孩子动作要领,要注意使孩子保持身体成直线,注意孩子脖颈的安全并给予鼓励。
延伸训练:可以在前滚翻熟练的基础上做后滚翻,并前后混合练习,也可以前后交替练习,练习5—10分钟。
附注:此游戏每次进行约5—10分钟,每周进行一至二次。
6,旋转大陀螺
训练目标:转动大陀螺让孩子自由接受讯息的刺激,对前庭感觉的输入和调整帮助很大,有助于平衡姿势的健全发展。
适用年龄:6—10岁
活动准备:大陀螺
操作方法:孩子坐入大陀螺中,家长可以在外协助孩子旋转,速度约每两秒钟回转一次。不宜旋转太快,如果旋转后完全不晕或眼振持续时间很短,甚至完全没有的,表示前庭体系严重迟钝,熟练后,可由孩子自己摇晃。
游戏时间:10—20次。
注意事项:旋转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延伸活动:旋转时的速度可以作各种变化,也可左右旋转。
附注:此游戏刚开始时每次约旋转10—20下,在慢慢增加到每次50下到每次70下,每周约进行二至三次。
上一条:精讲感统之四触觉训练
下一条:精讲感统之二本体觉训练